智能推荐时代 今日头条编辑逆袭了

柯洁败给AlphaGo的“仇”,今日头条的编辑给他报了。


以智能算法为旗帜的头条,发了一则招聘广告,扩招2000名内容审核编辑,并且,未来头条的审核团队会达到10000人。头条现在员工总数差不多1万人,若干年后,编辑们的人数将占据半壁江山。人脑的境遇在智能时代出现了有趣的逆转。传统行业的从业者对人工智能的野蛮生长感到担忧,未来还有哪些职业是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很多人认为,没有什么职业是绝对安全的,人类职业后的底线是人工智能开发者。


121231231.png


上个月,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和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有一场关于教育行业的讨论。


俞敏洪的危机感是,“没有创意的老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张一鸣的回答则是,技术可以解决重复性的问题,比如帮助学习,但无法替代教育。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极度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像俞敏洪说的“没有创意的老师”无法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对症下药。


相对于教书育人这样的“智力密集型”工作来说,内容审核可能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在头条的招聘信息上写到,这个工作每人每天要审核1000条内容,审核团队是7×24小时工作制,是不是这样的工作更容易被取代呢?


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内容审核是个特殊的行当,机器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敏感词,但是在前端的标准设定上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实际操作中,即便是机器能够将99%的低俗内容挡在门外,那剩下的1%是难的部分,也是复杂精细的部分,只能依靠人工来完成审核。


如果碰到视频类的内容,机器过滤的准确率会比图文更低,以现有的技术来看,基本上还只能做到过滤明显信息的地步,比如大面积的皮肤裸露。


问答社区知乎上有很多关于职业的问题,有一位用人工智能鉴黄的答主说道,机器鉴黄的实现,得益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但是需要人工输入大量的训练数据来让机器“有据可循”。并且,在鉴黄实践中,标准都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来制定的。


在今日头条的编辑们面前,那些认为低层次、重复性高的工作一定会首先被淘汰的观点是完完全全的精英主义。相反,在超级人工智能到来之前,无论是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还是资金密集型工作,都会有自己生存的空间。


智能推荐算法为头条赢得过关注,也引发过质疑。人们一方面看到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又担心被机器牵着鼻子走,被关进“信息茧房”。


头条的总编辑张辅评在近日一篇采访中说道,有一些人把算法当成了“魔法”,认为算法能完全了解和掌控人性,这不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都做不到这一点。


头条编辑的逆袭是人们理性审视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的一个机会。人类所害怕的,离得太远,所以,别捧得太高


(文章来源于网络,或在网络内容基础上修改,并不代表公司产品及功能,如需删除,请联系我们,谢谢)